关于申报三亚市社科联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11


各学院、各部门:

三亚市社科联已向全市发布《关于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三社科20258号)。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鼓励支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三亚哲学社会科学,为推动三亚在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中挑大梁、当先锋贡献社科力量。

二、评奖范围

(一)202411日至20241231日的作品,本市作者(个人或集体)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 (含调研报告、论证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等)、专著、编著 (含译著、教材、科普读物、古籍整理出版物、地方志、工具书等):在市级及以上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没有发表但被县处级及以上决策部门采用、推广并出具证明的研究报告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被市级及以上领导批示的研究报告(保密的除外);符合规定的均可申报评奖。

(二)公开出版的著作以出版社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时间为准,刊发的论文、研究报告以出刊时间为准,内部研究报告以其被有关决策部门采用、推广的时间为准。

(三)本市作者与外地作者合作的研究成果,本市作者须为第一作者或主编(第一主编)方可申评

(四)个人同一专题有较强系统性辑集而成的论文集可作为专著申评,个人有内在逻辑联系、为同一内容向纵深研究的系列论文,可选定一篇为其代表作,以此篇题目申评 (其它论文作为附属材料);多人文章汇编而成的论文集不能以全书整体名义申评,但其中单篇论文可以个人成果形式申评。多卷本科研成果若已出齐可申评 (参评时间以最后一本著作出版日期为准);从书不评整个系列,其中相对独立的分册可申评;文艺创作、新闻报道、年鉴、人物传略、回忆录等不属申评范围,但这方面的理论性研究成果可申评。

凡已获得高于或者相当于省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不列入本次评奖范围。著作权有争议的成果,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属国家秘密的研究成果、境外出版或发表的成果,均不得申评。

三、注意事项

(一)申报表封面填写成果形式分类为(要带字母)A.专著;B. 编著;C. 论文;D. 研究报告。

(二)注意区分“成果作者”与“评奖申报人”,即独立完成的成果,其作者即评奖申报人;多人完成成果,需在《评奖申报表》成果作者处封面都署名。成果作者涉及多人或为单位、课题组的,其申报人为该成果的主编、第一作者或单位负责人、课题主持人(组长)。

(三)学科分类为(要带序号):①马列·科社;②哲学;③理论经济学;④应用经济学;⑤法学·政治学·社会学;⑥历史学;⑦语言文学艺术·新闻学;⑧教育学·心理学;⑨管理学·新兴交叉学科。

(四)允许每个作者以个人名义 (个人成果)申报 1项联名(多人合作的成果)申报 1项。多人合作的成果应由主编或第一作者牵头申报,填写成果作者最多不得超过 5(如作者不止5人,加注“等”字): 如主编或第一作者不申报,可以书面形式授权委托其他作者牵头申报。以单位或课题组署名的集体成果,必须由单位负责人或课题组组长牵头申报,申报数量不限。已经去世的作者在评选时限内的研究成果可由其所在单位代为申报。

四、奖项设置

本次评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证书和奖金。其中,一等奖奖金 10000元,二等奖奖金 8000元,三等奖奖金6000元。

五、申报材料要求

请各单位、部门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申请人填报《三亚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附件1)一式五份、《成果简介》(字数建议在1000字左右,附件2)一式五份、《申报汇总表》(附件3)一式一份(汇总表院领导签字并盖章)。所有材料均为A4双面打印,左侧两颗钉装订。

申报材料由各单位、部门汇总材料后于202542316点前将申报表交到科研处,电子版按学院和个人文件夹整理后发送至邮箱haowu@sanyau.edu.cn(命名:xx学院——市社科优秀成果奖),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吴昊   88386073  


附件:1.三亚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2.优秀成果简介

3.评奖申报汇总表



三亚学院科研处

202542


评奖申报材料.rar